生态因子的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3
问题一: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绝大多数生态因子都相互影响。例如温度升高加强蒸发能导致土壤缺水,温度过低冻结土壤水分也阻碍植物吸水。有些因子直接作用于生物体,如日照、温度、水分等,称为直接因子;有些则通过直接因子而间接作用于生物体,如地面坡向、坡度常影响日照和土壤含水量等,这些因子称为间接因子。但坡向、坡度等因素有时也常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与活动,所以直接和间接因子的划分只能是比较粗略的。还有时两个直接因子共同作用于生物体,产生综合效果。例如生物体质因缺乏食物而下降,在低气温下就容易冻死。 生物生存于特定生境中,受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但其中只有一两个起主导作用的因子(称限制因子)。这是在一定时间内针对特定对象而言的,例如生物所需营养中最缺乏的成分常常成为决定其生存的限制因子,再如日照时间的变化是触发植物发育阶段转变的必要条件,在这个转变时期,它便成为限制因子。 生态因子直接作用于个体的情况有几种:可能仅仅作为信号,如通过动物的神经系统引起行为变化;也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造成生物正常或异常的生理反应;还可能直接影响生物的解剖结构。就生态因子的性质看,不外物质、能量和信息3种。它们通过种种渠道输入生命系统,作用形式大体有3类:① 构成维持生物代谢和繁殖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理化条件。这些理化条件也都表现为能量或物质,如日照、温度、pH值、渗透压等。② 构成种种破坏力量。例如天敌、自然灾害(超限的理化条件)及某些人类活动(滥垦滥牧、工业污染等)。③ 仅仅作为信息,诱发生物的节律性反应。例如日照和温度的昼夜或季节变化,能引起植物的萌发、生长、开花等阶段变化和动物的冬眠、迁徙等周期活动。生态因子作用的直接对象是生物个体,但通过生物间的交互作用会影响到群体。同种动物的集群活动可以增加取食和避敌能力。群落食物中某环节的增减,常导致连锁反应,例如天气变化造成蝗群增长及其相变,继而导致迁飞,破坏迁入地的大片植被。生态因子的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密切相关。对于温度,各物种反应不同,有些物种能适应的温度却可能使另一些物种死亡。一般说,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的适应性也不大相同。环境在变,生物的适应性也随之改变。一个物种可能通过生理过程适应一个新环境,当新旧环境差别太显著时,可能需要较长时期的适应过程,引种驯化便属此类。在生物发展史中,生态因子作为选择因素淘汰掉不适应的物种。生态因子还可能直接诱发基因突变或重组,促进生物进化的进程。

问题二:生态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生态因子那么多 你要的是具体的哪几个?比如光因子啊 温度因子啊什么的

问题三:生态因子作用有哪些规律? 1、生态因子作用的综合性
2、生态因子作用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主导性
4、生态因子作用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5、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问题四: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具体有什么规律需要依循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
综合效应
多种生态因素形成一个整体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作用,称为综合效应。生态因素往往是相互关联的,如光照强度的增加会引起温度的提高。生态因素之间还可能出现相互补偿作用,如同样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既可以出现在强光照和低的CO2浓度下,也可以出现在弱光照和高的CO2浓度下。也就是说,高的CO2浓度在一定条件下对光照的不足有补偿作用。
最低量率
每种植物所能适应的生态因子的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死亡。如玉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最低不能低于9.4℃,最高不能高于46.1℃。
所谓最低量率就是在不可缺少的有效养分中,数量上接近于临界最低的一个限制植物的产量。这一规律是由德国人李比希(Liebig)发现的。他在作物栽培实践中观察到:作物需要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矿物养分,当某种矿物养分处于其临界最低值时,它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最大。
阶段性
每一生态因子都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植物适应的不是单个生态因子在某一特定时间的量,而是适应该因子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质和量的要求不同。如低温对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来说是必需的生态条件,而这一阶段过后,低温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空间差异性
生态因子在空间上不是均质的。不同生态因子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空间分布。随着任一生态因子在空间上按顺序增强或者减弱,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按顺序排列的现象称为生态序列。如北京附近的一些水体,在水体中间水深较大的地方出现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等挺水植物,水稍浅时出现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等浮水植物,接近岸边出现香蒲(Thypha spp.)等挺水植物,上岸后首先出现苔草等湿生植物,随着地形部位的变化进一步出现中生植物甚至中旱生植物,这就是一个随水分条件控制的生态序列。
种间差异性
不同种、同一种的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植株,对于同一生态因子的响应并非绝对一致。

问题五:分析生态因子的作用时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组成环境的具体因素称为环境因子,或叫生态因子。它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生物要素、大气环境要素、水环境要素和岩石与土壤要素。或者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社会环境要素主要指人为的各种干扰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喷药等。非生物因子包括温度、光、水(湿度)、
pH 、营养元素等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则包括同种生物的其他个体和异种生物的有机体。
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和辨证的。一般把非生物环境因子对生命有机体的影响叫作用。如气候的恶劣变化,造成有机体的死亡或繁殖停止,洪水泛滥引起一些动物的迁移。而有机体对环境的影响称为反作用,如土地上生长了树木,改变了水、热条件,动植物的残体分解后加入了土壤,使土壤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 从而也改变了其对生物生存的适宜性。
一、主要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
1 .温度
温度直接影响有机体的体温,体温的高低又决定了动物新陈代谢过程的强度和特点、有机体的生长和发育速度、繁殖、行为、数量和分布等。温度影响气流、降水,从而间接影响了动植物的生存条件。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的昼夜及季节变化同步的现象叫温周期,或节律性变温。
由于工业、交通运输及人们生活需要,使能源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等,引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现象称为
热污染 。热污染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热污染形成的原因虽然只是温度因子,但它却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子和生物成员。
热岛效应是热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把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的城市比作一个孤岛,各种建筑物所用的材料及一些深色的装饰,吸热性都非常强,使城市成为一个能以高效率利用太阳能加热周围空气的加热系统,同时城市上空的微尘云和大量二氧化碳,能阻隔热量向外散发。当城市上空大气的风速很小或静风时,大气层中的热气流都聚集在逆温层之下,象保温层一样包围在城市上空,使城市气温高于四周,形成热岛。热岛中心温度最高,逐渐向外降低。这种城市中心的气温比郊区和农村高的现象就叫热岛效应。
2 .光和辐射
光和辐射的主要生态作用有四个方面: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从植物中获取营养;光是生物的昼夜周期性和季节周期性的外界“触发器”,生命活动的昼夜节律(如动物的活动与静止的交替)、季节性节律(如繁殖、换毛、迁徙)都与光周期有着直接的联系。光污染是指由于非自然光的照射给生物的生存和健康带来危害的现象。如汽车的照明灯、核武器爆炸时的强闪光、紫外线、激光和红外光等,但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还是光化学烟雾。它是由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如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在强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白色烟雾,有时带有蓝紫色或黄褐色。
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是臭氧(占 90%
)、过氧乙酸硝酸酯类和氮氧化合物。臭氧对植物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影响,产生明显的伤害症状,引起减产;对人畜呼吸道、眼睛等也产生明显的 *** ,可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气喘病等。过氧乙酸硝酸酯类物质是烃类与阳光复合反应产物的一种存在形式,可侵入植物幼株的气孔,伤害幼叶尖端或叶茎等,在高温条件下老叶敏感部分受严重的伤害。氮氧化物对植物也有潜在的毒害作用。
3 .水
水是一切生命活动和生化过程的基本物质;是光合作用的底物之一,是植物营养运输和动物消化等生理活动的介质;在一个区域内,水是决定植被群落和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还决定动物群落的类型和动物行为等;水与大气之间的循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