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课堂观摩收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3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

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的课。

今天上午有机会在宏桥小学聆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同一课题《童年的水墨画》,受益颇多。

1

秦祯祯老师精彩灵动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她展示的是一个目标明确的课堂,她的课堂沉稳大气又不失清新灵动,她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语文素养、以及精准解读文本的能力让人赞叹不已。她能紧紧的围绕统编教材双线并进的编排原则,结合本校“121”的教学模式,把语文要素细化到本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目标,并在实践中一次次体现,可以说秦老师的每个教学环节指向性都非常强,每个教学手段也都很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其次,这是一个张弛有度的课堂,秦老师能够依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控课堂的教学节奏,设计问题有梯度、有高度、有深度,有难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新颖有趣,再配上深入浅出的讲解启发性很强。

最后这还是一节唯美充满诗意的课堂,她绘声绘色的朗读,规范美观的书写以及广泛的知识都给学生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在美丽的画面中,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层层点拨,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学习创作诗歌的能力,从而发展了语言,锻炼了思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秦老师带这节课带给我们是美的享受,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2

刘俊霞老师十分有亲和力、感染力和洞察力,她的语言也非常的幽默,在课前简短的谈话中迅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亲切自然的教学风格让人佩服不已,她的课是真课堂、真功夫,如果说秦祯祯老师是教学高手,那么刘老师更是高手中的高手,厉害!十分的厉害!

刘老师的大语文观非常强,她心中有课标,眼中有学生。从单元导读开始明确了教学目标,为本节课指明了方向。接着导入新课,同样是抓住了课题当中的“墨”字,并引导学生正确书写,进行识字教学,并拓展填充了相关的课外知识。

初读课文时,刘老师提出了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虽然只有八个字,却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刘老师注重朗读,善于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遵循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凸显了语用功能。

理解“泼、拔、拨”三个字的时候,刘老师善启发,会启发,并结合动作、语境、画面来理解体会,非常的直观形象在正确读课文的基础上,刘老师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想象出画面,读出感觉、节奏和语气,理解重点句子的时候循循善诱,层层点拨,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学习方法,并板书的黑板上,达到了授人以渔的作用。

刘老师对语言文字的教学是高超的,精湛的,她的“初读—精读—品读—感悟—想象”的教学流程,看似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实则扎扎实实,认认真真,背后彰显的更是老师深厚的语文素养和解读文本驾驭课堂的能力。重引导、重鼓励、重朗读、重体验,发展的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教给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她精致课堂,精彩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学生积极性很高,参与面很广,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当中进行了情感交流,碰撞与共鸣,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我们更加明晰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和教学方向。

在接下来的评课环节中,省教研室小语专家提出以下希望:

一、读懂教材,准确定位,聚焦重点内容。这个读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系统的读课文,因为我们的课文编排是以单元为单位,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价值和任务,我们不要急于把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都集中在一节课去实现,语文要素很重要,但它也不是一口能够吃出的胖子,它是要循序渐进的,因此,每篇文章承载着语文要素和训练点是不一样的,老师一定要学会系统化的去解读文本,明确教学目标并去落实。

二、循序渐进,顺应学情了,亲历学习过程。循序渐进,指的是要依据我们的教学目标有序地推进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成长点在什么地方,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看到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在课下学会了,再在课堂上来展示,一定是要在课堂上学习的。

同课异构”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