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省会城市,济南应当怎样留住人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一件事,不开务虚学习会,让他们专心做事就好。单位领导用其权力给他们服好务,少特么摆谱充老大;单位里同事少攀比挖苦。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2019年山东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067.5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位,是我国的经济强省。

然而在山东省内却是青岛市长期占据GDP首位的位置,济南也成为了我国少数几个经济首位度不够的省会城市,济南也曾一度与南京一起被点名首位度不够。

2019年济南市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3.40亿元,位列全国第20位,实际上济南市的经济发展一直趋于稳定,即使我们往前倒追20年,1999年济南市依旧位列全国第21位,20年的跨度济南的前十名和后十名交相替换,而济南依旧屹立不动。

部分济南市民对于济南市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满意,但也有部分济南市民看到同处于北方的郑州、西安等城市先后获批国家中心城市,20年经济发展分别上升了几十位和十几位,为此格外着急,期望济南也能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并且提升经济首位度,留住人才,取得经济突破发展。

一个城市对于人才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留出人才;二、是如何吸引外来人才。

因此近年来(尤其是2017-2019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200个以上城市推出不同程度的吸引人才政策,送户口、送房子、送补贴等等不计其数。

过去两年中,尤其是以杭州、成都、西安、郑州、长沙为首的多个省会城市年度常住人口增量都保持在20万以上,其中郑州、西安和杭州更是突破了千万人口,而济南过去两年常住人口增量与上述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2019年济南市常住人口并入了莱芜市人口,此前济南市常住人口增加量约为14万人)。

对比济南与以上几座省会城市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较大区别,其中成都、西安、郑州和长沙不仅是所在省份的省会城市,更是所在省份绝对的经济中心,其经济首位度分别达到了36.49%、36.14%、21.36%和29.12%,相反济南的首位度只有13.29%,全国省会排名倒数第一。

济南首位度低的好处是山东省省内各地级市经济发展均衡,2019年山东省16个地级市中有11个地级市入围全国经济百强,数量并列全国第二位,而以上如成都、西安所在的四川、陕西分别只有2个地级市入选。

然而首位度低的坏处就是省内高 科技 产业不够集中,省内其他地级市(如青岛、烟台等)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强劲,从而造成了济南部分高校毕业生的流失。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济南市高校毕业生留存率为53.33%,而其他省会城市毕业生留存率则分别为:杭州67.2%、西安64.6%、成都62.7%、郑州62.2%。

济南一方面毕业生留存率低于其他省会城市,另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政策方面也没有太多创新。

目前济南市依旧执行2017年发布的人才政策,虽然对于博士生、硕士生来济南创业、就业均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奖励和补贴,但是在政策执行力度以及补贴强度方面对于其他省会城市均不够突出和具有吸引力。同时济南市的平均薪资方面对比杭州、成都也没有太大优势,与郑州、西安相差不大。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济南市目前面临的是经济首位度低、同省内其他地级市发展均衡、毕业生留存率不高、人才政策缺乏创新、平均工资不具备吸引力等客观现状。

留住人才最好最直接的方式是本地落户可提供高薪就业岗位的优秀企业,通过好的企业去吸引好的人才。例如西安市毕业生留存率高的原因在于西安有众多的研究所和科研单位,同时还有像三星、华为这样的大型高薪企业,其中华为校招比例最高的高校就有西安电子 科技 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西安本地高校,同时华为也是西安连续多年纳税第二高的企业。

通过好的企业吸引全国毕业生和留存本地毕业生是最为良性的方式,但是当前全国城市对于优秀企业的争夺格外重视,营商环境是各城市政府经常挂在嘴边及出现在政府报告中的名词。

什么是好的营商环境?这背后却不了优质的服务、宽松灵活的政策以及成熟的城市配套,而这一点上济南因为特殊的城市地貌,在地铁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会城市,截止到2019年年底,济南市仅开通运营2条地铁线路,总里程仅为48公里,总里程数还不及成都、郑州等城市一年新开通的里程数。

地铁的通达率已经成为城市招商引资的标配,这里以西安为例,2018年12月底西安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北起西安北客站,南至航天新城,彼时的航天新城还未有太多高 科技 产业入驻,然而仅开通后5个月时间,2019年5月在西安召开的丝博会上,航天新城就成功签约包括百度云计算(西安)中心、腾讯智媒体丝路总部项目、亿达科创园项目、中科启云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华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项目和中德零碳 科技 城及智慧能源项目在内的多个项目。

对于本身就有意布局西部的诸多优秀企业来说,有地方政府的积极招商、有已经规划合理的产业园区、有极具性价比的优惠政策、以及成熟的交通通达,为何不落子投资呢?而企业落户西安的另一原因也在于西安市的高校毕业生资源。

济南高等学校数量为51所,虽低于西安、郑州、长沙和成都,但在校大学生数量应该不低于70万人(教育部、恒大研究院2016年数据),如果济南市能将毕业生留存率提高10%追平其他省会城市,那么每年将留下不低于7万人的毕业生参与泉城发展。

然而留下毕业生最大的诚意就是提供给毕业生更多可供挑战的工作岗位,这背后离不开济南市招商引资的力度和成效,然而招商引资不仅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还需要成熟的市政配套,在同省的青岛已开通4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171公里,同省的烟台已经地铁建设提上日程时,济南市不仅在经济首位度,还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方面还有较远的路要去跨越。

什么时候济南不再以省会城市自居了就可以了[抠鼻]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如何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不仅仅是提问者所关注的。其实也是现在省委省政府和济南市委所要考虑的。

现在的二线城市 ,尤其是省会城市,都有极大的危机感。济南相对于合肥,郑州和西安等省会城市已经落后了很多。
所以济南的领导者也有很大的危机感。错过了过去十年不能再错过未来的十年,所以济南领导团队上下一心,志在必得的抓住机会赶上来。
这一切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也就是必须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如何让济南这座城市成为众多人才的向往之地?那我们必须思考人才喜欢去的城市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1.必须有大量的就业机会。
就要机会取决于企业数量,或者是第三产业比较发达。济南这个城市,过去的企业都是传统制造业,而那些企业有的已经破产重组,有的已经搬迁,新的高 科技 的企业所剩无几。

当然最近济南市委也在积极的引进高 科技 项目,包括省委书记挂帅,到处进行招商引资,我个人感觉到没有任何时候,济南如此的渴望人才,如此的渴望优秀企业的进驻。

就凭这一点领导团队改变了,济南就有机会改变济南的吸引力,相信一定会越来越强。
2.留住80万在校大学生是当务之急。
这济南就读的大学生据说有80万人,这些学生就是济南本地的最好人才,甚至有些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让他们爱上济南,愿意在济南扎根发展,安家落户,这是首当其冲的工作重点。

大学生是高素质的人才,也代表着城市未来的主人,大学生愿意留在这个城市,必将对这个城市整体素质的提高,人才质量的发展,企业需求人才的满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控制房地产价格。
济南总体来讲是一个收入偏低的城市,但是相对于济南市民的收入情况,济南的房价显然是有些偏高了。

尤其是最近5年,城市房价涨势迅猛,居然还传出来要有1,2,3,4,5万的每平方的区域房价。一个城市如果刻意制造出如此的房产差价,那就意味着这个城市本身就不是一个全民同乐的城市,而是一个贫富差距明显的城市。

像四川的成都,湖南的长沙,作为省会城市,房价的控制,非常亲民,老百姓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显然老百姓的幸福感明显增强。济南原本是一个慢节奏的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是比较一般,居民收入也仅处于中游,居民收入一般化,城市却要和北上广深并轨。显然有点大跃进的意思了,开发商乐了,济南市民不开心了,想在济南落户的外来人员,直接失去了在济南安家的机会,并粉碎了他们成为济南人的梦想。
4.继续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治理。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美丽的城市定居,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宜居的城市安家,济南尽管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离一个秀美的城市,精致的城市,宜居的城市还有很大的距离。

作为一个济南人,我看到了济南的变化和进步,但是走遍全国各地,还是感觉到南方的城市更加的精致,小到一砖一瓦,大到一楼一中心。处处彰显着精致,秀美,和谐和用心。

济南有这一个文化的底蕴,也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如果能够精心的打扮,用心的修饰,相信济南比南方的城市比如杭州,苏州都不逊于色。
5.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营商环境。
大家对山东人除了好客之外,更多反馈的也有一些对山东人的工作效率官本位主义和营商环境的改善,提出很多的诟病。

山东的领导很多来自于南方,这也给山东的思想观念带来很多的影响。传统的山东人喜欢做官,到今天也是考公务员最热省份。为什么山东人这么喜欢做官?是什么吸引着我们?

当然选择做官也是人生之路的一种选择。我们对于这种选择也不必横加指责,只要是真的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真正的做到人民的仆人,而不是高高在上,那就很好啦。

从最近两三年到政府机构办事,也明显感受到了很多的变化,他们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有了明显的进步,在这里也要表示认可一下,多年沉淀下来的东西改变也需要时间,但是我们在改变,我们就可以越做越好。
以上五点是我考虑济南,一个美丽的城市,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一个让人才向往的城市。只要在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发力,相信作为省会城市的济南也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才发展的聚集地。

新老市民的综合素质都要提高,为官要清廉,要公平正义,基础设施要好,环境要优美,营商环境要宽松,文化 体育 活动要丰富,交通要便捷。

济南这几年发展落后很多,不管是 科技 ,政策,基建,还是人才,都落后其他省会很多,当然也和山东这20年的海洋政策有关,好的资源,投资都给了沿海,到现在济南连一个国家级开发区都没有,而青岛有二个,沿海市人手一个。山东经济也从和江苏持平,到落后二万亿还多。不过这二年,山东省似乎改变了战略,开始和其他省一样走强省会战略,济南这二年也开始迅速发展,先是合并了财政收入几乎崩溃的莱芜,又提出的淄博泰安一体化,似乎有继续做大的意思。但是济南现在短板很明显,一是民营企业落后,没有大型民营企业。二是 科技 公司不多,虽然本地有几家不错的互联网,企业,但是还是少,需要大力引进互联网巨头落户,引进三产。三是基建落后,尤其是老城区,虽然新城区建设很漂亮,但是老城区真的需要改造。其实济南本地的毕业生很多,如果能全部留下也是很不错的资源,还要加大人才引进,西安都开放落户三四年了,济南今年才开放落户,晚了很多。最后,需要加上和鲁西鲁南鲁北的互动,带领鲁西鲁南鲁北破局。综合以上,还需要走的路很长。需要改革大将,好的领导人来带领!

其实还是财政的问题

你看县城的路面硬化

环境绿植

跟一线城市都没办法比较

其实都是因为没钱

大城市的税收是小城市的十几倍

干什么都需要钱,

没钱什么也干不了

青岛来了一个一汽

投资500亿

来个万达500亿

带动产业几千亿

济南作为山东的小三

有很多原因

大学资源,政治资源

行政资源都有

发展到这个地步

真心不应该

干不过青岛也就算了,

连个烟台都干不过

真的说不过去了

济南也不缺少 旅游 资源

但 旅游 跟青岛比差多了

其实跟政府部门有关系

要解放思想才行

没有思想

守旧

那是不行的

人才引进也是大问题

山东大学前十都进不去

那可是有百年 历史 的大学

这几年跟南方城市比较

差距越来越大

郑州这几年是发展迅速

济南什么也不差

就差郑州的那个干劲

加油吧

济南集聚人才方略之一:如果能发现阻碍山东发展的人文因素,那么济南只能说有过之无不及。因为,不仅仅济南是省会,更重要的济南是山东文化大省的典型地区。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但某些传统文化也会阻碍经济发展。

济南集聚人才方略之二:如果你发现“全国城市越发展、安全越差“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济南在全国是最安全的城市,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因为,城市如人一样,成长会伴随烦恼或没有烦恼那会成长?

济南集聚人才方略之三:济南与南方比,报考公务员者居多。网上虽说公务员风险巨大、如履薄冰,但从报考者看说明公务员职业吸引力不小。换个角度看,就是公务员不仅仅凭工资吃饭。即使当官发不了财,起码稳定活少也行。

济南集聚人才方略之四:枪打出头鸟,全国都有这种现象,济南可能尤甚。积极主动、勇于创新当口号还行,可一旦真要如此,恐怕成了另类。

济南集聚人才方略之五:发展中在南方视为平常的事情,在济南就是了不起。这种了不起不是赞许你,而是压制你。压制的理由和根据莫名其妙、匪夷所思。单位虽不是检察院、法院,但比检察院法院做得还多。

首先是城市的人文环境,说的普通一点就是环境卫生,这是给人的最直接的印象;看看济南的路,主干道或新修的还好,长久失修或稍微偏远的路感觉很不好,比如工业南路,因施工电缆、暖气线、天然气等,千疮百孔,好好的路,只要开挖,根本恢复不了原样的质量,没人去考核与追究!再有夜间渣土车 ,超重自不必说,世纪大道、经十路东好好的路竟能压出深浅不一的大车辙!现在城市绿化还是很好的,但绿化带等处马路牙子损坏应该及时维修,外人到济南,能给耳目一新的感觉,干净。再有就是融合,海纳百川,容得下,这是发展的趋势,可以说势不可挡。

减少向山东省财政上交比例 努力做到和青岛上交比例一致。

继续加大基础教育投资,提高公交车运行线路 密度 地铁继续加速修建。

给外来高学历高能力的经济能力低的人才们提供足够的廉租房。放开各个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学区房限制比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