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该如何解决

现在是不是全世界经济都不景气???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第1个回答  2008-08-20
1. 为什么会产生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无非就是生产的产品过多,人们没钱消费,消费不了.这个问题马克思已经说得够清楚了,我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2. 解决经济危机的理论可能性
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来看,生产出来过多的商品应该是好事才对啊,但是由于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好事反而变成了坏事.
社会生产出来这么多东西,并不是人们不需要这些东西,如果人类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的话那就根本不会生产了.所以,从理论上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有可能的.

3. 怎样解决经济危机
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只要政府的印钞机多印些钱就行了.
1. 每个家庭发一些(比如一百块) 特殊的钱(之所以不按人来算是为了支持一下计划生育),这些钱只能在一段时间内(比如一个月)用掉,否则的话就会作废,并且只能到能够把这些钱转换成真正的钱的公司去买东西,有些公司是不能把这种钱转换成真正的钱的,比如说外国企业.
2. 那些希望拥有把这种特殊的钱转换为真正的钱的公司或企业必须签订一个合同,那就是保证他的东西在这个市场上(在这种特殊的钞票的市场上)不涨价.对于那些涨了价的公司和商店给与一些处分,比如取消他们把这种钞票转换为真正的钞票的能力.这种给与他们转换为真正钞票的能力越广越好,要不然就会在国家形成垄断.
这种方法跟社会福利制度差不多,但社会福利制度关心更多的是工人应该生活的怎么样,他是一种政府的“垄断“行为,但这种制度关心更多的是资本家还有多少东西没有卖出去,社会生产力还有多少没有发挥作用以及工人的失业情况.

4.这样解决的好处
从资本家方面来说,他的东西可以卖出去了,把使用价值变成了价值.从工人方面来说,他不仅可以有发的那些钱,还由于工厂的东西可以卖出去了而不会失业.
那么,这些多余的财富是从哪里来的呢,他们是不是吧财富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他们
答案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不是.如果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只能够生产出这么多产品出来,那么谁也没有办法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但是其实社会上是有能里生产出更多财富来的,难道你说一家工厂他就只能够生产出他现在卖出去的产品那么多吗?当然不是.他们不生产是由于没有订货,还有很多产品生产出来了卖不出去,平时也有这种情况,但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尤其明显.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创造(有些被当作垃圾处理).这种措施就是要穷尽这个社会的生产力,把能够创造出的财富都创造出来.比如说,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曾有人把牛奶放毒药而不让穷人吃,有了这种政策之后他的牛奶可以卖掉了,现在别人把本应该放毒药的牛奶喝掉了,就相当于人类少浪费一杯牛奶.也许有人要说在牛奶被喝掉之后没有在市场上流通了,但消费品本来就是用来消费的,这是消费品的特点.但是,一杯牛奶被人喝掉和被人防毒是有区别的,喝牛奶的这个人已经得到了享受,这被牛奶已经发挥了它应发挥的功能,但是放毒的话者这杯牛奶就是彻底地浪费掉了.
对于软件这个行业来说又有新的特点,因为只要软件写出来了复制就不再需要多少钱了,如果原来操作系统只有100个人用(假设都用正版的话,盗版在这里不考虑),而现在有200个人再用,那这个社会的总财富就凭空增加了100份软件的价值.尽管有人会说这样哪个软件公司会用这些钱去买别的东西而造成物价上涨,但整个社会的财富是增加了的.并且对于程序员来说他们就更好找到工作.市场机制会调节他们获得平均利益的.
从资本家这个方面来说,他的东西可以卖出去了.那么,他有没有吃会呢?也许物价会有一定的上涨,这是由于当这些钱转换为真正的钱之后,整个社会的钱会增加,造成物价上涨.但是如果所有的物价都上涨相同的倍数的话(假如这样,有些人多涨一些,有些人少涨一些但整个社会不便),那么对于资本家来说就相当于没变了.比如原来他卖掉1辆汽车,可以换回10吨米,现在他卖掉了10辆汽车,假如用这些钱可以换回100吨米的话,那就是除去物价上涨的因素他还是站了便宜.
从工人的角度上来说,他不仅获得了财富(发他的那些特殊的钱),还由于资本家的生产扩大而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并且工资也会上涨(除去物价上涨的因素),比如原来他造1辆车就可以获得1/10辆的工资,现在他就可以造10辆车,获得10辆的价值,并且由于劳动力的需求扩大,工人对资本家收入的比列将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失业就只有可能在两种情况下产生,一种就是整个社会的人都已经不能够再消费产品了,比如说牛奶大家尽可能喝还喝不完的话农民的牛奶才会卖不出去,会导致失业,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那就是“共产主义“了.还有一种情况是所有需要加工的东西都已加工了,没原材料了.但这种情况是不大会出现的,因为像电脑这种产品的原材料非常丰富,软件产品甚至不需要原材料.
第二条与企业签订合同不让他们涨价表面上是违反了市场经济中自由交易的原则,但由于人们的钱只能在一段时间内用掉,并且不能自己把它变成真正的钱,所以可能企业会以此抬高价格,使得他高于市场价,这同样违背了市场机制,第二条是用“一个错误来弥补另外一个错误“. 这有些违反市场机制,但是只要这些钱可以买的东西足够多,就接近于市场机制了.我们还是应该尽量接近市场机制.

5.通货膨胀的问题
尽管有个合同规定不得东西不得涨价,但由于这些钱转换为真正的钱以后,物价将有一定的上涨.但这个上涨同别的方法在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发行过量货币使得通货膨胀而逼人们去买东西的情况比起来将好很多.
那种方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由于发行了大量的货币,通货膨胀并不能增加人们的购买能力,反而降低了人们的购买能力,不能解决问题.并且由于大部分的人都是受害者,使得国家的信誉大减.而这种方法确使得大部分的人都是受益者,而通货膨胀也没有那么严重.国家的信誉不会受到打击.
再说出口大对于一个国家也是有利的事情,比如说中国和美国做生意,中国出口200块,进口100块,那么中国的纸币还是多了100块,而货物缺少了100块.就算是那100块的外币没有拿出来用,那么还是少了100块的货物啊.当然这200块的外币是可以从外国买东西的,但是如果没有买的话那就相当于没用.既然出口大于进口是有利于经济,那么卖给本国人也是一样有利于经济.

6.缺点
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是有缺点的.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没法使那些差的企业淘汰,可能由于大家在一种好的环境当中,对于那些生产能力很强的大企业比较占优势,而那些产量不是很高而以质取胜的企业由于很难淘汰对手而不利.
还必须注意这种方法可以作为贸易保护主义来实行,比如一个国家给国民每个人发一定这种钱来买东西,却不让外国公司把这种钱变成真正的钱,这样外国的产品就很难进来了.可能还有些国家为了垄断而发行只能让某几家公司转换为真正的钱的钞票,这样他在国内受到的阻力会很小但是又达到了垄断的目的.
当然,如果发的钱太多,那人们就不会去工作了.但是发的钱每多一点,人们工作的欲望就少一点,者如果画成函数的话应该是连续的,如果两个点在一条直线的两边的话,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曲线把这两点连接起来都要经过那条直线,所以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数目让整个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恰好用完.
剩余产品数(负数代表社会上的产品不够用)

我不知道现在的经济学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如果是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经济危机的话,应该没问题解决.我不知从哪里看到美国有种这样的政策,现在来比较一下.
现在政策:当政府预计倒下年农产品会跌价的时候,就给钱农民让他们别种了.
本文政策:让农民把东西种出来,卖不出去的时候,每人发10块钱,这些钱在一个月之后作废,只有农民(或其它商品所有者可以拿到人民银行去换成真正的钱).
可以看出,两种方法都需要印钱,但是第二种方法人们多吃了很多东西,也就是社会的总财富增加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对于现在的中国现状未必有参考价值,现在中国的社会情况太复杂,我不是专业的学经济的人,没法做出判断.增加内需,就会引起物价上涨,但是又不能让银行里面的钱一下子冲出来,要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确实很困难.但是,用这种方法对付那些那种传统上的经济危机,就是那种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还是相当管用的.或许会造成一定的混乱,但是大家都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可怕场景,这种方法对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经济危机来有点积极作用.
原来大家担心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大家都找不到工作了,比如说欧洲原来就担心自动化会让人们失业,现在因该不是太大的问题了.劳动生产力提高了对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大家就不用活得这么辛苦了.
这个世界不会有过剩的生产力,能够生产出来就能够消费掉.剩下的问题就只有原料问题了,这个问题如果没有发现什么新的能了的话使用什么样的政策都没法改变的.
第2个回答  2020-04-25
那么多经济学家和各国首脑短期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咱就别瞎操心了,踏踏实实过好平民生活就是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