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急求演讲稿!主题<用爱和坚强托起希望的天空>.在线等!

火急求演讲稿!主题<用爱和坚强托起希望的天空>
时间为3~5分钟.也可以是字数800左右的.十分着急.在线等!

第1个回答  2008-09-15
一个美满家庭的解体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一个品学兼优的活泼女孩为何沉溺于虚拟的“网恋”不能自拔?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为什么要选择极端的自残行为?来自一个16岁女孩的声音告诉我们,16岁的雨季需要人来保护,16岁的天空有彩虹,也有风雨。
  一、个案背景
  我校高一学生王××,女,团员,成绩中上,擅长舞蹈,班文娱委员,校艺术团骨干,一个活泼开朗、健康向上的女孩。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某厂会计,在孩子升入高中后一个星期父母离异。
  开学军训中,王××几件事情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第一,领悟能力强,在全班做正步示范表演;第二,活泼开朗,主动上台指挥同学唱歌,在与军训单位联欢会上,她勇敢地上台表演了一个新疆舞蹈;第三,军训会操那天,冷风阵阵,暴雨如注,许多同学支撑不下去了,但我却看到了她坚毅的目光。
  回校后,为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及时获得心理支持和帮助、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我要求同学们写周记。第一次周记,很多同学都不敢写真心话,而王××的周记真诚直白地描述了她面临的情感问题:中考结束后,学习压力的减轻使王××迷上了网络。在网络网游中,她顽猴般的刁钻古怪让一个比她大三岁的男孩走进了她的生活,两个月无忧无虑的暑假生活过去了,猛然回首,她才发现自己不经意间陷入了一份情感之中。
  面对王××情感上的困惑,我以一个姐姐的口吻帮她分析网络和现实的区别,告诉她应该正确面对情感问题。很快,她给我回了话,告诉我她一定好好学习。后面三个星期,她的学习还算正常。在和她几次谈心中,我感觉到她正在与自己做斗争。第四周,她的周记告诉我,她过得很不开心。开学后父母就离婚了,她想理智的接受这一切。但是她夹在父母中间,心很累。平日里的好朋友都爱把自己的烦恼倾诉于她,她的烦恼,却无处倾诉。我马上找她谈了话,告诉她人生都会经历磨练的,我们要在成长中学会承受和忍耐,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
  但父母离异带来的诸多问题,使从小生活在温馨家庭的她,感到爱的天空塌陷了。为寻找失去的安全感,她愈加依恋网上的朋友,学习状况每况愈下。我决定请她的父母一起来帮助她走出困境。就在我积极和她父母联系的过程中,在10月20日深夜,因为与网友的一点不愉快,她服下安眠药自杀,幸被同寝室同学发现,及时救治才无大碍。当她父亲赶到医院,看见女儿憔悴的脸庞、无助的眼神,他流下了痛惜的泪水。
  二、分析与策略
  有人说16岁是花季,也是雨季。16岁,正是学生人生观、处事原则初步建立的时候,也是青春飞扬、好冲动、容易以感官接受并判断事物的时候,属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和转型期。
  王××从小生活在幸福、和睦的家庭中,16年来稳定、持之以恒的爱让王××体验到家庭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她自尊,自爱,对现实和未来世界有确定感和可控制感。一帆风顺的她长到16岁,父母的突然离异成为巨大阴影笼罩着她,精神空间突然塌陷,安全感顿失。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每一个作用于她的刺激物,都可能导致她的精神世界的崩溃,从而导致她价值观偏差,依托感丧失。王××依恋于虚幻的网络爱情,与其说孩子在寻找一种恋情,不如说是在寻找一份情感依托。
  活泼开朗是王××性格上的优点,同时也注定她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急噪、不冷静。来自家庭的困扰,情感上的困惑,学习上的落差,让她在不理智的情况下,选择了极端的行为。我剖析了王××的性格特征,我的眼前不断显现军训时她坚毅的目光,我相信在这个孩子身上有着积极坚强的一面,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利用她性格上的积极因素,她一定能顺利度过这一关的。
  首先,我以认知领悟法改变其偏激认知。在王××第一次的周记上,我做了这样回复:一,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生理和心理的成熟,面对异性有好感和好奇,很正常,大可不必惊慌失措,视为洪水猛兽,而应理性的分析和对待。二,这样一份着陆于虚幻网络的情感有几分是真实可靠的。有关数据显示,网恋成功率只有1%,如果用99%的信任去相信1%的可能,只能受到100%的伤害。三,什么是爱,首先是责任和牵挂,你有多少能力承担。四,高中阶段是人生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中,将来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
  其次,我以价值判断法分析她价值判断的失误。让她知道做事不能只本位思考,明白自己冲动的极端行为,可能会给父母、同学、老师带来的伤害。在生活、学习中我细心照顾她,用爱重新呼唤起她对生命的热爱,让她明白生命不是在世间简单的存在,而是承担着爱和责任。我们在生活中要善待生命,善待自己。
  我也积极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王××寻找回丢失的安全感。我积极动员王××的父母和她进行了良好的沟通,并针对王××抚养、教育问题,给予王××坚定的承诺,免除孩子的后顾之忧和不安全感。在征得王××同意的情况下,我和她的网友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得到他的理解和配合。他表示会处理好和王××的关系。同时,我给王××请来高三品学兼优的学生周鑫同学来给她做面对面的交流。榜样的力量是很大的,周鑫和她面对面的交流,让她可以更好的适应高一生活,学习上更加有目标性。我还积极鼓励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体活动,转移她的注意力,树立她的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她又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健康起来。
  三、效果与反思
  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个案。我觉得在以下方面做的比较好:1、教育过程中,有着较高的敏锐性,能从细微处观察学生,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2、切入问题的及时性,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王××面临的困难,后果不堪设想;3、有效的沟通,能取得孩子父母及网友的积极配合,是能帮助她走出困境的关键;4、寻求辅助性帮助恰当有效,个体帮助与群体活动的有机结合,是她能战胜困难的有效途径;5、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与他们平等对话,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之一。
  同时,我也发现在面临学生复杂的心理世界时,因为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阻碍我更加有效地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前离异家庭的增多,使得更多孩子家庭教育出现空白,学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不法网站充斥的暴力、黄色等也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想增加工作的预见性,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教师只有在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恰当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和偶发事件,才能真正地疏导学生,才能不断健全学生人格,为其成长铺平道路。

参考资料:http://msn.hongxiu.com/a/a/00649/648158.s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