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夷派和幕府有什么矛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8-09-12
攘夷派:原意主张抵抗外来侵略的派系观点(当时日本同美英法荷签定了各种不利于日本的条约).

佐幕派:指日本幕府时代 中的支持幕府制度的派系.

攘夷派由“尊王攘夷运动”得名,所以一般更确切的称呼应是“尊攘派”,后来发展为“倒幕派”。当然,他们的思想经过时间推移也有变化和分歧,但主要的就是主张废除幕府制度,还大政于天皇,废除与外国的不平等条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07
下级武士将社会混乱和自己生活艰难归结为外国入侵,所以浪人武士多次袭击外国士兵和官员。以长州藩为中心的下级武士云集京都,打出“尊王攘夷”(颇似“扶清灭洋”,但中国不幸的是,当时是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真心“扶”者寥寥)的旗号。天皇朝廷也催促幕府采取“攘夷”行动。

幕府被迫通知各藩于1863年5月10日开始“攘夷”,长州藩迫不及待的于同日炮击外国舰船。6月,为解决“生麦事件”,英国舰队炮击部分炮台和鹿儿岛市区,萨摩藩被迫接受“赔偿条件”。

此后,幕府和各国舰队联合压制“尊王攘夷”各藩,尊王攘夷派意识到攘夷不可能,只有向西方学习,才能独立自强。受到幕府镇压的“尊王攘夷”派,转向“尊王倒幕”,新继任的明治天皇也取得于倒幕派的联系,1867年10月,幕府“大政奉还”。

幕府不甘心这样失去所有权力,从大阪向京都进军。1868年1月,新政府军打败幕府军,幕府只得从海路退回江户。1869年5月,幕府兵败投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