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快乐童年,只是因为你看到只是事物的表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前半生包括童年和青年。事物存在两面,一面是表象,一面是具体存在。童年时期,人们看到的都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事物的具体存在。前者是事物令人愉快的一面,而后者则是可怕的、不为我们所知的。我们年轻的头脑总会把现实、艺术所呈现出来的各式各样的形体看作是各式各样的令人愉快的事物。我们因此认为:这些事物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具体的存在一定会更加美好。于是,我们开始对这些美好的事物萌生出意欲,我们渴盼着做事和受苦,我们随之也就进入到了喧嚣、骚动的人生。我们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才明白了事物的另一面。然后,一股巨大的幻灭感缓缓降临,并且持续增强。打个比方来说,我们在童年的时候,是站在远处看舞台布景;当我们老了的时候,我们则走到了这幅舞台布景的面前。

我们总是觉得童年是最为幸福的,这一方面是因为童年的思维把事物美好化了,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童年的我们是相似的,大家就显得和谐一致,但随着我们不断长大,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青年时代与之后的时间相比,拥有很多优势。但是,青年时代的人们往往活在痛苦之中。这种痛苦是来自于这样一种错觉:幸福是唾手可得的,只不过,人们苦于找不到获得这些幸福的门路。由此,青年人怀揣着希望不断地去追逐幸福,但是这些幸福是模糊不清的,也在人们的心里变换着各种魔幻的图像,而青年人就在追逐这些图像的原型,一切对其的追求都是徒劳的。所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青年人都不会满意。于是,青年人们不断地失望,不满情绪也就产生了。人们开始认识人生的空虚和可怜,在此之前他们心中的生活可完全是另一幅样子。即便如此,青年人也只是不断将这种痛苦归咎于环境和状况而已。音乐剧《悲惨世界》中芳汀唱的歌《I dreamed a dream》里面有这样一句,“I had a dream my life would be, so different from this hell I’m living, so different now from what it seemed”。芳汀的命运当然是非常凄凉的,但是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多多少少能代表人梦想落空的感觉吧。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听听这首歌,看看歌词。

人的前半生总是在苦苦地追求幸福,当房门敲响时总是想着:幸福就要来了。但是人的后半生则总是在忧虑和害怕会有不幸到来,当房门敲响时则忧惧:不幸终于到了。人们多多少少知道了,幸福和快乐是虚幻的,而痛苦是真实的,因而他们追求的也就是一种没有痛苦和烦扰的生活,而不是快感。

年轻时候感受到的喜悦往往是因为人们正处在一个上坡的阶段,还没有看见死亡。当走过了山顶,人们才真正跟死亡打了照面。这个时候,人的生命活力也已经开始衰退,所以生活勇气也就相应地减弱了。人们的表情不再是年轻时候目空一切的模样,而变得抑郁、严肃。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他会觉得生活是无穷无尽的,是有资本去挥霍的。但年纪大了以后,人们开始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即将走上绞刑架的死囚,每过一天就是向绞刑架再迈近一步。所以,人到老了的时候就会更懂得珍惜时间。

青年期是躁动不安的,而老年期则是安宁的。因为青年时期的人们所见的都是五光十色的幻象——当然他们并不觉得这些是幻象,他们容易受到欲望的支配,并且他们的想象力会夸大这个世界能够给予他的东西。然而老年期的人们,已经没有这样激情的血液了,他们的人生经验也帮助他们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因而他们摆脱了年轻时候的幻想、假象和偏见。老人的心境是平和的,他们对于世俗所定义的价值标准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把控,所谓陋室和宫殿、尊贵和卑微,于他们而言再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在青年时代,我们以为重要的人物和时间都会大张旗鼓地到来,但到了老年,我们才知道这些人物和事件其实都是在不经意间、悄无声息地从后门进入到我们的生活。

如果把生活比作刺绣,我们前半段人生所看到的是刺绣的正面,而我们的后半生看到的却是刺绣品的背面。刺绣品的背面虽然不美丽,但是却让人们明白地看到了刺绣品的总体针线。一个人丰富的阅历无法和高人一筹的智力相匹敌,但是前者也是后者无法取代的。丰富的阅历能够让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面对一个具有卓越精神智力的人的时候,也不会显得相距甚远——前提是后者还处在年轻的时候。因为高人一筹的智力也要等到40岁之后才能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当然,这只是针对个人情况而言,并不包括伟大的作品。

不过,虽然青年期和老年期存在着诸多的区别,但是无论我们能活多久,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仍然是现在这一刻。所以,究竟是青年期更好,还是老年期更好呢?这没有定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