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体》:宇宙也许不是一个童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坦白说,这是我第一次读科幻小说。读《三体》是因为它在2015年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奖,这是中国作家第一次在国际科幻大奖上获得奖项,作者刘慈欣在业内被评价为 “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 。这样的评价实在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

《三体》系列共有三本,分别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伴随着作者思想和写作手法的提升,场面一部比一部精彩,思想一部比一部深刻。

小说看完两年多了,这两年中,我很多次的起笔想写一篇读书笔记,都没有写成。因为这本书实在带给我很大的冲击和震撼,可以说,无论从科幻、文学还是思想的角度,这本书都堪称一部佳作。我想,我拙劣的笔可能无法写出一篇好的书评了。那就让我试一试,摘选几个片段,带着读者去感受一下这本书的魅力。


01.

《三体》中勾画出的宇宙的黑暗森林形态是书中最精彩最核心的思想。仿佛突然打开了一扇新的门,让人不禁对此前对于宇宙的幻想产生了怀疑。文明之间,真的是可以交流的吗?

黑暗森林法则基础予两个基本公理: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基本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文明A发现了文明B,假设A选择与B交流,则A必须先判断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进而判断对方认为自己是善意还是恶意,进而判断对方认为自己认为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双方文明的相互判断,会形成一个难以破解的“猜疑链”,同时交流最直接的结果就是A会暴露己方的存在,使得B对A构成威胁;假设A选择沉默,那么B发展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技术爆炸”(短时间内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比如地球生命长达46亿年,而人类文明的核心技术发展发生在最近的300年左右),进而发现A的存在,从而对A构成威胁。由此得出结论:若文明A发现文明B,那么,无论让B知道A的存在,还是让B继续存在下去,对A来说都是危险的,交流与沉默都不可能,A只能选择对B施以打击。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这黑暗森林中,曾有一个叫人类的傻孩子,生了一堆火并在旁边高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然而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瑟瑟发抖。


02.

《三体》整体故事跨域了1800年,其中最主要的故事发生在大约400年内。

整个故事中,人类犯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每次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对抗的时候,往往随之而来的是意想不到的打击,直至太阳系的灭亡。

第一次,人类面对存亡危机,开始了危机纪元。为了对抗三体文明,人类建立起了庞大的太空舰队,对自身的实力充满信心。三体文明第一个到达地球的是一个探测器,体积不大,外形圆润,充满宁和的美感,人类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水滴”,以为那是一个和平的信号。而这一个水滴,几分钟内,竟把地球的两千艘太空飞船打的七零八落,结结实实的让人类看到了什么是差距,什么是“毁灭你,与你何干”。

第二次,人类发现了黑暗森林法则,以通过发射器公布三体母星的位置,两个文明同归于尽作为威胁(因为地球与三体星球有过交流,地球的位置也会同时暴露),从而与三体文明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人类进入威慑纪元。在这一阶段,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开展了一些积极的交流,三体文明向地球输送了一些技术,使得人类的文明程度、生活水平都有了提升。人类再一次犯了错误,以为两个文明可以从此共处,放松了对于三体文明的威慑。结果三体文明猝不及防打击了人类的发射器,打破平衡局面,全体人类被驱逐到澳大利亚,自生自灭。

第三次,人类仅存的流浪在外的太空飞船逃过了打击,并最终公布了三体星球的位置。三体母星被更高等的文明摧毁,三体文明彻底放弃了母星和地球,开始太空流亡。而人类,在目睹了三体文明的覆灭之后,开始研究生存下去的方法。人类选择了掩体计划,在土星、木星这些巨行星背面建立掩体,意图在太阳被打击时躲过劫难,人类进入掩体纪元。哪里想到,人类迎接的不是普通的物理打击,而是物理规则的打击,将整个太阳系二维化,变成了一张薄薄的画儿。作者在此以丰富的想象力恣意地描绘了末日景象的绚烂与残忍。人类在最后一刻才醒悟过来:人类知道掩体,难道高等文明会不知道吗?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

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03.

当人类意识到地球文明可能会面临终结,人类开始思考长久保留人类文明遗产的方法。人类在冥王星建立了一个博物馆,与其说是博物馆,更像是人类文明的墓碑。可惜,这个墓碑在之后太阳系被二维化的过程中,并没有能够保住人类文明。

人类计划保留文明的目标时限是10亿年。采用什么方法呢?现代的量子存储器,可以保存两千年;U盘和硬盘存储器,可以保存最多五千年;用特殊金属材料制造的光盘,可以保存十万年;特殊的合成纸张和油墨,可以保存二十万年。

这些渺茫的时间都是十亿年的沧海一粟而已,而回望到人类诞生的初始,人猿祖先在为制造工具在石头上砸出的刻痕保存了二百五十万年;人类诞生之前,恐龙的脚印留存下来,保存了一亿年。

越先进的工具却越短效,于是人类绝望地得出结论:“把字刻在石头上”,才能让人类文明的信息保存一亿年左右。

文明像一场五千年的狂奔,不断的进步推动着更快的进步,无数的奇迹催生出更大的奇迹,人类似乎拥有了神一般的力量……但最后发现,真正的力量在时间手里。留下脚印比创造世界更难,在这文明的尽头,他们能做的也只是远古的婴儿时代做过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在这本以宇宙为背景展开的小说当中,除了人类,从来没有其他文明生物的正面出现。也许没有人知道,高等文明究竟会以何种形式出现?等到知道的那一天,究竟是福音还是灾难?宇宙,也许并不是一个童话。

只是一点整理和摘抄。关于基础物理的理论,关于宇宙的诞生与终结,关于人性与兽性的思考,关于存亡之际的各种选择,甚至是关于写作视角的选择,关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书中都有很多精彩之处。读这本书,你能感受到的一定比我说的要多得多。


米何部分读书笔记分享:

读书|走进《山海经》的奇妙世界

读书|展转不能寐 披衣起彷徨——你所不熟悉的曹丕

读书|从博尔赫斯《环形废墟》看小说的写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