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乐曲ABCA’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优美等特点。

  2.能通过音乐图谱、故事感知等方式,进一步理解音乐的特点及乐段的变化,能用肢体动作体验和表现土拨鼠一天不同的心情。

  3.激发幼儿根据音乐大胆想象,体验随乐游戏的快乐。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音乐《休闲的男子》;音乐图谱、心情图谱、土拨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一只可爱的土拨鼠,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三种有趣的表情,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三张表情图:快乐、紧张、舒心)

  教师小结。

  二、完整欣赏

  1.师:土拨鼠把这三种表情藏在了一首好听的乐曲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分别藏在了什么地方?(完整欣赏乐曲一遍)

  2.提问:土拨鼠先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接着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最后表现出了什么表情?(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排列表情图)

  3.再次完整欣赏,验证表情匹配结果。

  三、分段欣赏

  1.欣赏A段

  (1)师:有一天,土拨鼠要去草丛中找土豆,它踩着快乐的脚步出发了。(边听A段音乐,边欣赏教师A段动作。)

  (2)引导幼儿学土拨鼠走路的样子。(出示口令图:脚印脚印脚印脚印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图谱的帮助,感受乐曲ABC的结构及风格特点。

  2、为乐曲创编律动表演动作组合,通过创编动作发展创造力,促进小朋友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在理解乐曲基础上,尝试为乐曲配器并创编节奏型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图谱、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讲述故事《找宝贝》引起幼儿兴趣及学习欲望。

  二、感受区分乐句,并按乐句自由做动作。

  (一)欣赏第一乐句

  1、倾听音乐感受:小男孩是骑马上山还是走路上山的?为什么?

  2、再次倾听音乐:共上了几座山?(教师根据音乐画图)

  3、倾听音乐手指图谱画图,引导幼儿感受乐句的第一拍重拍。

  4、倾听音乐自由创编骑马动作。

  5、启发幼儿找找身上的“高山”并用动作表示。

  (二)欣赏第二乐句:

  1、倾听音乐:上了几个台阶?

  2、用动作表示上台阶。

  (三)欣赏第三乐句:

  1、倾听音乐:对山洞说了什么咒语?

  2、边做声势边说咒语。

  3、创编动作,变换山洞方位。

  三、完整欣赏乐曲。

  1、完整欣赏乐曲,师小结。

  2、表现音乐:

  (1)倾听音乐,根据乐句变换骑马动作,教师指不同的地方为山洞,以发展幼儿的方位感。

  (2)自由结伴,互相创编库乞乞动作,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3)以听课老师为山洞,参与到游戏中来,促进师幼互动。

  四、为乐器配器并演奏。

  引导幼儿根据乐句节奏特点为乐曲创编节奏型,商讨配器并演奏打击乐。

  五、谈话:

  你认为山洞里会有什么宝贝?

  拿出“宝贝”——书,并说说为什么是书?进行品德教育,勉励幼儿好好学习。

  奥尔夫音乐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主线是非常清晰的,就是让孩子熟悉并掌握节奏 。所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幼儿轻松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活动的开始,我就以节奏游戏的形式开头,其目的是让幼儿熟悉节奏,并把游戏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会根据音符的排列顺序拍出音符的节奏;其次,培养幼儿听辨节奏的能力;最后初步练习有节奏的说话,感受节奏在语言中的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刚开始时,孩子出现的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不合拍的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要创编适当的语言、运用节奏、还需动作节奏的配合,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但通过练习,也是对孩子能力的提升。面对这个困难,我引导孩子看音符图谱、用手拍打节奏、并配上相对应的语言节奏。

  当完成第一部分的节奏练习后,我又将节奏 赋予生命,告诉孩子它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中,激发孩子认真倾听、寻找节奏的兴趣。自然进入欣赏音乐的环节。

  孩子找到节奏以后,心情很愉悦。我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音乐中会有这么奇怪的话呢?”再次吸引了孩子。这时,我用故事带入,帮助幼儿理解整首音乐的结构,音乐的节奏。为幼儿创编身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做好准备。幼儿进入角色以后,我用了一句情境化的语言“这座漂亮的石门是不喜欢听到吵闹的声音,要是太吵,就是念了咒语门也不会开。”就对孩子提出了寻宝要求。这样提出要求更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孩子自然会自觉遵守。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孩子井然有序的乐器常规。

  找宝贝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们一起去寻找宝贝吗?孩子要参与游戏,表现音乐,就需要对音乐非常了解,音乐中一共有三种节奏:八分音符的节奏、四分音符的节奏、两者混合的节奏。这三种节奏重复出现。为帮助孩子理解、掌握节奏,我将欢快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取名叫骑着小马爬山;四分音符的节奏慢一点是上楼梯;两者混合的节奏比较有力是念咒语;这样来引导幼儿后,抽象的音乐变得故事化、直观化,孩子也能轻松掌握,大胆表现了。

  幼儿积极创编动作,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在这段音乐结束时,我们找到 “宝贝”。这一意外惊喜满足孩子的游戏的成功与快乐,也是为进入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这一环节做了自然的过渡。

  在使用打击乐器时,孩子有些好奇,喜欢敲打乐器。我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乐器宝宝发出声音来。但要求他们要看着我的手势,培养他们看指挥的习惯。孩子能轻松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为了让活动更有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展他们主动创编的`能力,我设计了寻宝游戏,让孩子在音乐声中体验快乐,大胆表现。同时让孩子的艺术能力在大胆表现过程中发展起来。整个活动在愉快的游戏中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过幼儿对教师的模仿,引导幼儿认识环境,认识空间。

  2、启发幼儿的肢体意识和肢体动作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将个故事好不好,我来告诉你们啊,这个故事啊,发生在一个大森林里,你们先告诉我,你们知道森林里面什么特别多吗?"

  儿:"树多……"

  模仿训练

  师"哪个小朋友想来装扮一下森林里特别多的东西?"谁愿意来试一下"

  儿"老虎"

  师"老虎什么样子,我们来看看**做的像不像

  师:"可以来做一下树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做动作

   故事:

  森林里住了两个巫婆,一个是跳跳巫婆,一个是奇奇巫婆,跳跳巫婆啊,整天都喜欢跳来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跳,不高兴的时候也在跳,那奇奇巫婆呢,整天都喜欢问为什么,有一天呢,奇奇巫婆和跳跳巫婆他们一起在森林里面去玩,他们就发现前面的树上张了好多好多红色的果子,他们就过去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来(教师做动作)吃着吃着啊,你们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他这个果子的名字就叫爱睡果,他们吃完以后就睡着了,睡了好久好久,睡了好几年,后来啊,有一天,突然他们听到了一阵特别吵的声音,把他们从睡梦中吵醒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声音吗?特别特别乱,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特别特别乱的声音(幼儿根教师一起想象乱的声音)启发幼儿想象自己的身体都能发出什么声音,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乱吗?因为啊,森林里面要开音乐会了好多的小朋友还有小动物都来参加音乐会,小朋友们正在做蛋糕呢,我们一起去做蛋糕好不好?

  来,我们一起来做蛋糕

  音乐律动"做面包"音乐森林音乐会>

  师生一起先摘果子,比一比谁摘的果子多

  挤牛奶,切蛋糕,刷果酱,搅拌牛奶,搅面,跺面,跳一跳

  学拍"强弱弱弱

  小朋友们看,着黑板上画了好多好多的格子是不是?谁能告诉我第一排,最高的这一排一共有几个格子?

  "4个格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那我们能不能用拍手来告诉老师这一共有几个格子好不好?预备起"强强强强"那你们听一听啊,哪一种拍手的方法好听"强强强强"还是"强弱弱弱"好听呢?第二个好听大家一起来做一下不同的方向来拍"强弱弱弱"

  提问:刚刚老师拍的时候第几下声音最大?"幼儿回答第一下,教师把黑板上格子的第一下做一个标记

  第一下代表声音最大,然后越来越清,他叫强弱弱弱,来,我们一起再来拍一次,大的标记的地方要特别使劲幼儿跟老师一起拍这个节奏。

  配乐器

  每个小朋友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乐器,咱们来为这首特别好听的森林音乐会来伴奏好不好?(跟音乐配乐器来拍这个节奏)师生一起来拍。

  音感训练《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森林里面啊,不仅是小朋友门来参加音乐会了,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知道吗?(幼儿回答)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我们来猜一猜还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好吗?听一听什么声音。

  欣赏乐曲感受强弱《山谷里的小喇叭手》

  师生一起做动作

  这是什么声音啊?是森林里的小喇叭手,他也在音乐会里面,他在吹什么?可是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个小喇叭吹的有点不一样,声音有的时候特别的大(我们就这样抬着头去吹)有的时候呢,声音小,那小号手怎么吹?低着头吹,我们一起来一次小号手怎么吹的,声音有大有小好不好(音乐响起,幼儿跟老师一起跟音乐吹)

   跳圈游戏:

  小圈的时候代表声音很小,我们拍手的声音就很小,到了大圈的时候声音就大,我们拍手的时候就声音大老师跳,幼儿来拍手,每个小朋友来选一个乐器来玩这个游戏。

   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节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对来说难度增加,每次的节奏都是有规律的,这首乐曲缺乏规律性,经过几次的反复修改行程了最后版规律性的节奏乐。节奏乐调动的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运动,人类的一切活动离不开节奏,没有节奏的人类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对四季变换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脸、刷牙、穿衣、都离不开节奏,甚至于人脑一时的思想,严格上讲也有节奏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坚定有力的风格。

  2、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男子汉的气概。

   活动准备

  1、《小小男子汉》音乐CD(盒带)。

  2、教师教学资源《“大阅兵”视频》。

   活动过程

  1、看“大阅兵”视频,引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看视频,讨论怎样才像男子汉。

  2、幼儿欣赏歌曲《小小男子汉》。

  (1)教师播放音乐CD(盒带),引导幼儿完整的欣赏歌曲《小小男子汉》。

  (2)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现听过歌曲后的感受。

  3、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理解歌词内容。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再次演唱,引导幼儿感受豫剧韵味,在教师引导下听出下滑音的曲调。

  教师:豫剧跟我们平时唱的歌曲有什么不用?谁能学一学?

  (3)请幼儿跟唱歌曲。在教师的指示下(“向下”手势动作)唱准下滑音的曲调。

  重点练习歌中“男”“解”的豫剧发音。

  教师:看到“向下”手势时,应该怎样唱?咱们来试一试吧。

  4、创编表演动作。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逐句创编动作,重点创编男子汉的动作。

  (2)分组协商。说说商量的结果后,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唱到最后一句时,能随着节拍左右摇摆,表现男子汉的形象。

  (3)欣赏同伴的表演并评价。

  (4)再次完整表现创编,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表现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在三只熊请客的情景中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并初步学唱《欢迎歌》。

  2、 尝试听辨不同的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3、 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不同小动物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三只熊》PPT。

   活动重难点:

  愿意参加唱歌游戏。

  听辨不同音色与角色形象进行匹配。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 这么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家?让我们走近看一看。

  2、 原来是三只熊的家,他们是谁?(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

  3、 今天它们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准备要开个生日餐会,想邀请许多朋友来参加。我们也一起去吧。

  二、朋友来做客

  (一) 小兔来了,熊妈妈来迎接,让幼儿感受旋律,初步熟悉歌词。

  1、“哎,有个小动物也想去,是谁呢?!”(点出“小兔” )

  “我们和小兔一起去三只熊的家吧。”(引导幼儿学小兔跳)。

  “三只熊的家到了。”

  “门上还有个门铃呢。”引导幼儿一起按门铃。(播放熊妈妈的声音)

  2、 “是谁唱着欢迎歌来欢迎小兔的?”(幼儿猜猜讲讲)

  (打开门,出现熊妈妈)“原来是熊妈妈。”“跟熊妈妈打个招呼吧”。(“熊妈妈你好!”)

  3、“熊妈妈唱的真好听,声音柔柔的,我们请熊妈妈再来唱一遍吧。”

  4、再欣赏一遍熊妈妈的歌。

  提问:刚才熊妈妈唱了什么?是怎么唱的?(教师重复歌词)

  “谢谢熊妈妈的歌!”

  (二)小鸡来了,小熊来迎接,幼儿初步跟唱。

  1、“叽叽叽,叽叽叽,这是谁来了?”(小鸡)“来了几只小鸡呀?”(两只)

  2、我们带小鸡一起到三只熊的家去吧。跟着老师学做小鸡的律动。

  3、 小鸡也来按门铃了。(播放小熊的歌声)。“是谁在唱欢迎歌迎接小鸡呢?”(出现小熊)。引导幼儿和小熊招呼。小熊的声音跟我们小朋友的声音一样可爱,我们也来跟着小熊唱欢迎歌好吗?(引导幼儿随着录音跟唱,学小熊唱歌)

  4、小熊说:“小鸡请进,请坐”。

  (三)小鸭子来了,熊爸爸来迎接。

  1、“瞧,有一群可爱的小鸭也来了”。“小鸭子走累了,坐下歇歇。”

  2、“我们来按门铃,听一听这次是谁来开门。”你怎么知道是熊爸爸。“原来熊爸爸唱歌的声音是粗粗的,低低的。

  (四)一起唱歌

  “熊妈妈唱得歌是柔柔的,熊宝宝唱得歌是稚嫩的,熊爸爸唱得歌是粗粗的低低的。那我们小朋友喜欢怎么歌声呀?”

  “我们一起和三只熊来欢迎今天参加生日会的小动物吧”

   活动反思:

  在出示小兔的时候我们,我们可以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如“耳朵长又长,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按门铃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一下,动作可以做得更优美一些。小鸡出示的形式很好,和小兔的有所不同,但是噱头还是不够,教师的肢体语言还要再夸张一点。让宝宝们学唱的时候可以模仿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宝宝的声音,这样也能更好地完成活动的目标。

  托班的教学活动最主要的是孩子开心,孩子在玩乐的过程中学到一定的本领。托班对于每个孩子的语言都是要有小结的,而且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地表扬她们。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学唱的时候我让孩子唱的还是比较少,还是需要多唱,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进行演唱,以达到目标。

  小百科:欢迎指高兴地迎接,诚心希望;乐意接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买菜》。

  2、投影仪,空白纸4张。

   三、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投影放大幼儿用书《买菜》画面或者本活动附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歌词。

  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教师出示图二、图三,引导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

  教师出示图四,帮助幼儿理解"装也装不下"。

  师:出了什么事啦?(教师用幼儿说的内容提炼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倾听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

  师:我先来唱一唱这首歌,请小朋友们帮我听一听,你们刚刚说的好听的词有没有被我唱进歌里,有没有唱错。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伴奏,听听看,是哪里?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听的时候有两个任务。第一,听我有没有唱错。第二,猜猜图上两种标记分别表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放慢速度,在心中默唱。

  教师请幼儿以正常的速度出声学唱歌曲。

  师幼共同玩"藏图"游戏。

  教师用白纸盖住图谱中的一种菜,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师:我现在用纸藏住一种菜,考考你们在唱的时候能不能记住。

  师:谁也想上来藏菜呀?你准备藏哪一种菜?

  师:我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

  师:没有图片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

  4、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策略。

  师: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住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了。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音乐是人类灵魂深处潺潺流淌的情感溪流,音乐欣赏是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通过美感接受教育的有效手段。《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它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历届新年音乐会中是必演曲目,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能够让孩子感受世界名曲的魅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提高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经验,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快乐的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感受乐曲节奏的欢快、热情。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2、能将这种感受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3、乐于运用身势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

  音乐CD

   重点难点:

  感受乐曲节奏的欢快、热情。

   活动过程:

  一、 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非常快乐的事情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现你的快乐?

  a) 谈谈日常生活中快乐的节奏。

  b) 欣赏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

  c) 再次倾听,并介绍音乐背景。

  d) 第三遍欣赏音乐,仔细分辨。

  二、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乐曲?你听了以后感觉怎么样?

  三、这首曲子什么地方强劲有力些?什么地方又优美柔和些?

  四、幼儿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在活动区中,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表现音乐内容。

  相关信息

  乐曲介绍

  《拉德斯基进行曲》,管弦乐曲,作者奥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这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大概是世界上最为人们所熟悉的进行曲,经常作为通俗的管弦乐音乐会的最后一首曲目。每年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总是以这首曲子作为结束曲,并已成为一种传统。

  但此曲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背景:这首曲子本是老约翰?施特劳斯题献给拉德斯基将军的,德斯基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从1815年至1831年,他在威登伯克、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拉德茨基积极维护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从德、奥出版的历史书看,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老约翰?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人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拉德斯基进行曲》还是以其脍炙人口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征服了广大听众,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进行曲。常见的版本还有为管乐队所作的改编曲。这里选用的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结束时《拉德斯基进行曲》的录音片段,为管弦乐曲。

  这首曲子由对比鲜明的两部分构成。强劲有力的引子之后是第一部分主题,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队步兵时而轻快时而有力的走过大街(片段1)。反复一遍之后,音乐经过一个全乐队齐奏的过渡句,随后出现的是与前面主题相对比的轻柔主题,优美动听(片段2)。音乐最后在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律动所选用的乐曲就是《拉德斯基进行曲》,这首乐曲有着明显的进行曲风格,很适宜在行进中模仿律动。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引出音乐都是有节奏的、要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教师在引导个别幼儿示范,要求其他幼儿边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集体做动作。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发现音乐的节奏感。

   不足之处:

  没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多巩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活动不单单是一节音乐,更多的是在音乐活动中渗透了教师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的取向。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