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教育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教育孩子的时机,该怎么教育孩子就要父母把握了。为了帮助父母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方法
  1.给孩子一些钱,让孩子学会理财。

  2.没有得到孩子的许可,不要看孩子的日 记与信件。

  3.经常和孩子郊游。

  4.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笑着入睡!

  5.给孩子一个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间或者房 间的一部分。

  6.如果有条件每天晚饭过后和孩子到户外 散散步。

  7.快乐与孩子一起分享!

  8.对小家伙开心的笑,并希望他(她)也 常笑!

  9.帮助孩子与来自不同社会文化阶层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励孩子与各种年龄的人自由交往。

  11.给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时间和空间。

  12.教会孩子骑自行车,游泳这都是进入社会的一种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与孩子相互问候,让他感受 到美好的一天的到来。

  14.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着问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乐吗?
  生活中如何教育培养孩子感恩的心
  一、说“谢谢”

  说“谢谢”是最基本的方法。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各种行为。所以,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要真心的表达自己的感谢,当然,对待我们的家人时也要说“谢谢”,尤其当你对孩子说话的时候,记得要说“请”和“谢谢”。孩子对你表现出友善和关心的时候,要记得说:“谢谢你的关心。”

  同时,也要在生活中提醒孩子。当别人给我们让座时,当别人帮我们拿东西时,都要教给孩子说“谢谢”。

  二、做家务

  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动作慢,或者担心孩子把事情搞砸,所以家务一向包揽。之前我们发过一篇文章《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差的不只是未来!》,文中提到,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当他对这个家有付出、有责任感的时候,爱和感恩会自然而然的产生。

  三、在日常谈话中表达感激之情

  “妈妈今天做的菜真好吃,妈妈辛苦了!”

  “今天的雪花真漂亮,大自然好神奇!”

  “你认真听了我的话,我很高兴。”

  “谢谢爸爸送的生日礼物,我好幸福啊~”

  当感恩成为一种习惯,你会随时随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自然而然感到幸福。

  四、感谢卡

  我有一个好朋友前阵子去出差,某一天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的地址(在北京搬家是常事)。我问她要寄什么,她还十分神秘的不肯透露。直到一个礼拜后,我收到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只有一句话“阳光下,我们曾彼此温暖”。一瞬间,所有关于我们的温暖记忆呈现眼前,心中的激动久久不能平复。

  所以,如果你有些话无法直接对孩子说,就写一张感谢卡吧~这不仅是一种表达,也会成为一种纪念。

  你也可以制定一个家庭感恩日,和孩子们一起,把当天发生的好事情说一遍。比如在饭桌上,或者在临睡之前,互相分享让彼此感动、感恩的时刻并写感恩卡。相信孩子回复给你的定会出乎你的意料。

  五、参与爱心项目,学会慷慨与分享

  献爱心不是单纯的捐款,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去帮助人。我们要去寻找一些孩子能够亲身参与的帮助他人的事情,比如去临终关怀医院、去流浪宠物中心,或者只是给生病的邻居做一些饼干。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和孩子谈一谈,帮助别人是源自于爱,以及给被帮助人带来的感受。

  另外,可以冬天收集旧衣服、玩具和书,捐给有需要的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糖果也十分重要。

  六、有耐心

  我们不能期望孩子一夜之间就学会感恩。感恩之心,是心灵成长的营养剂。通过感恩教育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当孩子们感到他人的善行时,就想到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使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最佳地点
  一、厨房

  估计很多家长一听到厨房这个词,就想让孩子离得远远的吧。

  里面乌烟瘴气的,既有明火,又有刀具,烫到孩子、伤到孩子怎么办?

  于是,很多孩子就顺理成章的享受端上来的饭菜,也自然而然的被喂成了“白眼狼”。

  这就是我们家长经常掉进去的一个“爱的误区”:我们太爱孩子,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脏活、累活,舍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

  这样反而会害了孩子,阻碍孩子成长。 而厨房,其实是个教育孩子的好地方。

  01孩子更有责任感 想想你平时在做家务时,孩子是不是总想过来帮帮忙。

  而这时候,大多数妈妈是怎么做的? 要么说一句:“你怎么能干这个呢?伤着了怎么办?去玩吧~”

  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要么说一句:“你还不够添乱的呢,这里用不着你!你就在那里好好玩你的吧!”结果让孩子觉得自己被嫌弃了……

  每个人都有“被需要”、“被使用”的心理渴求,这证明我们在别人眼中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不可缺少的,这也是一个人自信、自尊的来源。

  对孩子来说,你时常交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活儿,时常使唤一下他,比如帮忙在厨房摘摘菜,洗洗碗,甚至都可以煮些简单的饭。

  这样才能激发他内心小小的责任感,让他感到自己在家里也是很重要的,也就慢慢建立起了自信和自尊。

  02孩子更能体会爸妈的辛苦 孩子如果不进厨房看看,就永远也不知道他所吃到的美食是怎么出来的。

  他不知道,妈妈在厨房里转的像个小陀螺,忙得恨不得有好几个分身;他不知道,妈妈切菜的时候甚至伤到了手;他不知道,’妈妈被油烟呛得直流眼泪……

  如果看不到这一切,孩子还以为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他应得的,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殊不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但是爱,不应该成为过度保护。

  你要让孩子在厨房常转转,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让他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珍惜父母给他的美好生活,进而更努力的去过好他自己的生活,来回报父母。

  别看厨房是个不起眼的地方,这里面教育孩子的学问可大着呢~

  03懂得合作、学会配合 只有一个厨房,一套厨具,要想早点吃上香喷喷的饭,默契配合必不可少。

  比如你在清理鱼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先把大蒜、生姜等调料备好;

  或者你在洗剥毛豆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先去摘小青菜;

  再比如,你炒的菜快出锅了,你可以让孩子把盘子准备好……这样清楚的明确分工,能让孩子学会统筹时间。

  在合作的过程中,孩子能感觉到自己有价值,是被需要的,这对于孩子的信心大有帮助。

  二、超市

  有的孩子在超市里,学会了排队,懂得了礼让,学会了保管好自己的东西;还学会了规划和理财;

  然而,有的家长没有抓住这个绝佳的教育机会,以致有些孩子在超市里会乱尝东西,会了插队加塞、大声喧哗……

  一个孩子,乃至一家人的教养,往往就是在超市这种公共场所中体现出来的。

  如果你利用好每次带孩子去超市的机会,你会惊讶于孩子的成长。

  购物前

  列购物清单,学会定计划 带孩子去超市之前,一定要跟孩子一起想一下,哪些东西是需要要买的,然后形成纸质版,顺便准备一只纸,买好一项后划掉。

  有些家长会说,我记性好,不用这么麻烦的,其实这样做,向孩子传达的信息是:做任何事之前,都应该有个计划,会大大提高效率。(每学期前也可以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而且有些孩子,每次看到玩具不买就不走,如果玩具不在购物清单内,就有一个明确的制约作用。

  购物中

  让孩子推购物车,懂得规则 在购物的过程中,除了采购,还能培养孩子安全意识。

  模拟一下场景:孩子就是小司机,购物车就是汽车,超市里的过道就是马路,顾客就是行人。

  虽然没有红绿灯,但是超市里的人来来往往,也要讲规则,懂得礼让,一旦所有人都没有这种意识,就极容易“堵车”。

  如果所有人都学会了遵守规则,文明礼让,那么交通事故将很难发生。父母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至少能把这些告诉孩子。

  让孩子学会理财

  第一步,认识标价签,学习付钱。开始几次,父母可指导孩子查看商品价钱标签,并与手中的钱比较,确认手中钱是否可买下该商品。

  如标签上价钱是20元,但手中只有15元,那么就不能购买这件物品。此外,每次结账,可指导孩子进行付钱、找零,让他们明白金钱的用途,并学会计算。

  第二步,列清单,明预算,拒绝超支。开始购物前,父母可与孩子讨论这次需要购买哪些商品,打算花多少钱,并将购物清单和预算都写在纸上,然后将钱给孩子,就可让他第一次自己购物了。

  这么做是为控制孩子看到什么就想买的消费冲动,由于预算有限,只能购买清单上的东西。

  选取了所有货品之后,计算一下有没有超过预计的金额。若结果超过预算,则孩子必须想办法解决,如将某些货品改换较便宜的牌子。

  第三步,学习“货比三家”。孩子可能在挑选商品方面,只考虑自己的喜好,而忽略商品的价格。

  个人喜好固然是重要的选择标准,但相同的商品,如果能够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排队结账肯定是需要排队的,还能训练孩子的秩序观念。

  教育孩子讲究一个因时制宜,厨房教育、超市教育,早一点晚一点,真的不一样。家长对孩子的用心程度,直接决定了他未来的高度。

猜你喜欢:

1. 家长怎样教育孩子养成学习习惯

2. 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3. 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4. 家长平常在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5. 教育孩子简短的心得体会有哪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