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真有职场生死线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8
人生是一笔沧桑,红尘是一场过往。

时光不断的前行,来不及回首,就已经站在人生的转角处。大多数职场人士到了35岁,就会遇到所谓的职场生死线,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还是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能力,防患于未然。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到了35岁左右,就很容易离开原单位。

而在找工作的时候,大多数公司招聘要求里都有低于35岁这条,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让人特别难受。35岁现象其实非常普遍,很多公司到35都会开始裁减一部分上升空间不足的员工,这是一个在职场上特别普遍的坎,过去了,会越过越好,过不去,就很难受,所以也叫“职场生死线”。

1.体力开始衰退。

人的体力从35岁开始从顶峰慢慢的开始下降,这是人的自然发展规律。

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对体力要求高的工作就开始慢慢的不适应了,原来干一天的工作也没问题,过了35以后就开始觉得累了。

所以,对体力有了一定要求的公司就开始处理一些到了35岁的员工。2.上升的空间太小。

35岁的员工一般工作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十年,如果平时不愿意学习,或工作态度不是太积极,没有进步的要求,现在已经表现得很清楚了。

对公司来说这样的员工价值就太低了,自然就会清退一些这样的员工。

3.需要新鲜的血液。

公司的需要的员工数量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减少了价值低,上升空间小的老员工,就可以招聘更多的新员工,从新员工中再培养愿意上进的人,提高公司人才的活跃度。

所以,每年公司都会有计划地找35岁左右的员工谈话。如何避免35岁职场“生死线”呢?‍
避免35岁职场“生死线”要分二种情况分别研究,一种是还在上大学的大学生,一种是已经参加了工作的。

一. 大学生怎么做准备呢?

大学生离35岁还有些时间,可以从容地进行规划,虽然将来不一定会遇到35岁职场生死线,但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防患于未然还是很有必要的,有能力解决问题不如不发生问题;

1.发展兴趣爱好。

有自己的专长是职场上最好的护身符,所以,要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进行有目的培养,让兴趣爱好能发展成自己的一技之长。

为什么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呢,因为只有自己喜欢了,事情才能做长久,才能做好,才能自己努力,最后才能成为专长,成为自己的职场护身符。2.选择经验要求高,体力要求低的工作。

35岁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人体力的自然下降,对一些有体力要求的工作不太适应了,那么避免这类的工作也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改为选择一些脑力活动为主的职业,比如,教师,医生,技术人员,科研人员等,都是基本没有体力要求的工作。

3.选择朝阳产业。

男怕入错行,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选择的行业是非常重要的,个人是无法和一个行业的方向对抗的。

如果选择了一个夕阳产业,公司能活下来,就是最好的结果了,个人的就业,发展问题就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可能还没到35,就已经遇到麻烦了。所以,一定要选一个朝阳产业,这样,自己才有希望。

二.已经参加工作了的要怎么办呢?

参加了工作的人除了时间比较紧以外,还有很多外部条件需要面对,所以需要重新对自己进行定位,再做新的工作规划,尽量做对自己最合适的选择,这一种实现起来难度就比较大。1.系统分析,确定自己的位置。

已经参加了工作一段时间的人,有很多思维定势和职业习惯,非常不好改变,所以转行就不是太好的选择。

所以,要在自己所在的行业里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自己在这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然后确认自己在行业内的位置,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晋升通道。

2.做出决策,并行动起来。

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对自己最合适的决策,就马上行动起来,早一天行动,早一天受益,到35岁的时候就越从容。3.做一个公司需要的人。

35岁时,成为公司需要的人也更安全。除了晋升优秀员工外,公司还需要另外三种人,

第一种是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的。

这一种人主要是纪律和为公司着想的意识强烈,能力一般,公司为了树立榜样会留用,不会再在年龄上做文章了。

第二种是效忠自己的领导。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如果能成为领导的自己人,35岁也就不是问题了。

第三种是精神领袖。

在技术领域这种情况会出现,技术好,有一些人品又极佳的,愿意为属下争取利益的人,他们一离开公司,会带走一大片核心员工,所以在公司也很安全,也可以避免35岁职场“生死线”。

总的来说,35岁职场“生死线”是职场竞争力不强的一个表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还是通过努力学习,提前规划,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相似回答